1. 历史网 > 中国历史 > 清朝历史 >

中国首次办国际博览会什么样的?

南洋劝业会的由来

    世界上的赛会古已有之,而具有现代意义的赛会(Exhibition,或称博览会、劝业会),是从1756年英国的伦敦开始,而后推广至各国。一个半世纪以后,在西方已是无国无赛会,无年无赛会了,连日本也年年大办各种名目的赛会。赛会已经成为实业竞争中的一种重要的手段,具有促进民族和地区全面发展的作用,也是认识和评比地区现代化程度的好窗口。刘桢麟在“论中国宜开赛会以兴商务”一文中就提出中国办赛会的八点好处:联交宜,扩物产,奖人才,察商情,广贸易,增关税,兴商地,除积习。

    因此,当中国首次博览会、南洋劝业会终于举办时,获得当时新一代知识分子的青睐,他们积极参加筹办,进行研究、规划,还写出了许多研究报告。

    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,两江总督端方会同江苏巡抚陈启泰奏陈“奏为江宁省城拟设南洋第一劝业会,官商合资试办以开风气,而劝农工”。文中介绍欧美农工商进步,无不由比赛激动而来。连日本也已举行20余次。因此拟在江宁举办第一次劝业会。举办的原则有五:一曰宗旨宜纯,一曰范围宜小,一曰体制宜崇,一曰褒奖宜优,一曰筹备宜速。

    这份报告得到硃批核准以后,端方立即以陈兰薰为坐办,赶速筹备。先在江宁、上海分别设立南洋劝业会事务所及董事会,然后按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:一、商议各项章程,绘具建筑图样。二、规划会场,调查国内各地物产。三、建筑完竣,赛品齐集。事务所一方面依照日本办赛会的规章制定章程,一方面通饬两江所辖各府,搜集境内农产、工艺、美术、教育各方面物品,就地定期办展览会,以准备展品。另一方面发函给其他各省和重要商埠,要求设立出品协会,有各地关道或劝业道为监督,征集渔牧物产、机械、图书及各项制造新奇物品,组成展品与劝业的基础。此外,并联合各省绅学商界中的开通练达之才,组成协赞会,筹划交通补助出品,后来协赞会由劝业道孙多森负责。

    劝业会章程中规定:关于资金的来源,由该会共集资50万元,分作10万股,每股5元,官方出资一半,余由民间认购,按照农工商部的有限公司章程办理。如果会后有盈利,则按股均分,如果是亏损,则从官股中填补。会场场址选在南京城北极阁以北、紫竹林以南地段,约700亩地,会后则作价卖掉。会长由南洋大臣担任(筹办时为端方,开会时为张人骏)。副会长5人,三官二民,另有董事12人。各地运送的展品,因经政府批准,一律免税。

    劝业会正式展出时间,是由宣统二年四月至九月。会场周围约有7里,场内建有29个展馆,其中专门馆有12个,华侨展品馆1个,外国展品馆2个,其他为各省馆,还有劝工场、博山玻璃馆、纪念塔(内有升降机)、绿筠花圃、嬉笑奇观处等。场中还有环行轻便铁路,设有4个站。各馆布置得富丽堂皇,内部展品估计有几十万份,每一份上挂统一的标签。标签正面注明物品、品名、量数、价值、产地、制造者姓名、物产地。背面则填写效用、每年产额、每年销额、运销地方等。入场券一张两角钱,由于票价偏高,据记者调查,展出期间,平均每天参观者在300至400人次,即半年间不过7万余人。

中国首次办国际博览会什么样?

 琳琅满目的工业展品

    从下关乘火车,沿宁省铁路,在丁家桥下车,就到了南洋劝业会正门。过牌楼,进大门西侧就是工艺馆。工艺馆中厅陈列模型,前后厅均以玻璃橱窗来展列实物,内分染织工业、采矿冶金、陶器、土木建筑、制作工业、化学工业各部。看上去琳琅满目,但是不怕不识货,就怕货比货。例如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染技术堪称世界之冠,但是到19世纪,已经被西方的机器技术所超越,馆中许多纺织品正是手工与机器交替时代的点缀。当时国内共有织造工厂4000余家,工人20余万,其中只有外商厂和少数个别商办厂,由于有较好设备与管理,产品较佳。

    大部分国产产品,品质并不次于外国,但从纹彩看,由于其染色、配色、编纹方面缺乏科学知识,所以低价还不足以吸引顾客。同样,归绥工艺商局的各色花绒毯,湖北劝工院手工善技场的各种毡毯等,都有类似的困境。

    丝织产品历来是中国人的骄傲,由于全靠手工,无法大量生产。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引入日本的手拉铁木合制机,建立小工厂生产,而欧美市场早已被日本夺去。有专家针对湖北、南京、苏州、杭州、镇江等地各公司展品作对比研究,认为杭州织工尚轻巧,经缕稀少,花样则学西方趣味,华丽斗巧,颜色明媚,足堪一夸。只是对照外国丝绸产品又如何?有位与会者敏锐地注意到参观者的服饰,他写道:

    然而谛来会者之服装,则春秋之交,服外国纱者十二三;秋冬之交,服外国锻十三四,服日本绸者十一二;而丝手手帕之出入于女士襟袖间,乃皆非我国所产也,不亦异夫。

    对此,一些有心人提出改良建议,诸如设立丝织品竞技会、建立制丝研究所、设染色竞进会、推广新织机、建染织学校、派留学生和商务调查团等。

    采矿冶金品是国家重工业的象征,亦是清末政府办实业的重点,可是展品不佳。虽然光绪末年全国已有采铜场62处,但技术十分落后,工艺馆中只见自然铜及铜硫矿石,没有铜块成品。当时连紫铜都依靠进口,10年间进口量增加几倍,引起丁文江先生感叹道:进口之铜愈多,铜元之鼓铸亦愈盛,非吾国国民之福也。

    工业制造品其实是轻工业产品。江西景德镇瓷器细腻光洁,花样鲜艳,彩釉精美,有一对彩花帽筒甚佳,只是形式泥古;湖南醴陵瓷业公司的产品,形式新奇,画工生动,但釉色欠雅,底色发青。有一套圣迹瓷器,大小148件,自孔子生日至获麟绝笔止,市醴陵瓷业学堂师生合作生产的,尤其有趣。湖北水泥厂别出心裁,在展馆院中一水池上,建造三孔水泥桥一座,桥中为独柱亭,亭上还有狮子及高塔模型,全是水泥制品,桥下有铁路用钢筋水泥枕木数段,半露钢筋,上有说明书。至于化学制品,可谓有名无实,仅有点肥皂、蜡烛、胶水而已。

    机械方面展品,陈列在机械馆中,仅是那么可怜的一点点。有北洋劝业厂制造的火柴切片机和钻床,上海求新铁厂的抽水机和榨油机,德州制造局的无烟枪子母机和上海美华利的两座大自鸣钟。武器陈列在武备馆和兰锜馆(江南制造局)。只是不知为什么,居然还展出40年前的铁炮、子母炮,及刀、弓、藤牌、军服等物品,只能是落后的自照。而在运通馆中陈列品更是寥寥,只有几具车、船模型,是在很难从中了解当时交通状况。 

农业馆是千年农业大国的象征

    农业馆在会场中心地区,可谓千年农业大国的象征。方形大厅内的展品分为农业、蚕桑、茶叶、园艺、林业、水产、饮食和狩猎八个部分。

    中国农产品种,经过几千年人工和自然选择,真是五花八门,数不胜数,仅《授时通考》书上记载的稻种,就有800余种。在20世纪初始,中国曾与西方交换过一些品种,所以在农业馆中,既有传统优良品种,也有更多的西方新品种在中国各地试种的成果。有人比较中西农业与农民特性,认为西方农民依靠科学,在农业方面进步飞速,中国则:

    农民勤苦,工价廉,无规则,栽培旧法,施肥不知变通,不知轮作法致土壤渐瘠。

    农业馆中展出的产品和农业品种甚多,受到参观者赞扬不少,但批评的意见也很多。例如农展品中霉烂生芽者颇多,生虫者也不少;有些农展品系列不全,例如有谷无米,有穗无茎根的标本;农展品标签上标示多缺漏,没有统一标准,例如将品名与总称、专名、俗名、古名混用,甚至南洋水果还用译音;展品选种马虎;与农作有关的益虫和害虫展出太少;农业挂图少且简单;水产品中没有制成品,也没有新式渔具等等。 

新式教育成果展示颇受议论

    教育馆与工艺馆相对而立,居正门内东侧,千余年来,儒家规范的科举制度严重影响了中国人才的形成。在劝业会举办前五六年,清政府才宣布取消科举制,改为考六艺,并且依照西方教育体系,改建中国的教育体系。当时面对国内约151万小学生、4万中学生、万余女学生、万余实业学生和几千名大学生,需要大量中外新教师,需要迅速大量地改换教材、教法和教具,还要从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几方面培养新学生,这实在是过于艰巨的任务。教育馆中的展品,正充分显示了新教育的成绩和缺点。工字形的展览大厅内,分为小学、女学、中学、师范、实业高等、图书彝器六大部分,展品都放在玻璃橱中。

    各级学校的展示品除了教科书之外,其余都是学生的学习和创作,例如手工、习字、图画、缝纫、刺绣、手工艺、机器、标本等。图书彝器部的展品,图书以商务印书馆、江苏官书局、集成图书公司、国学保存会、文明书局的出版物为主;杯本和仪器以科学彝器馆最多,商务印书馆的各种印刷工具,及中国图书公司的彩色石板等也在展示行列中。

    这些教育成果,引来观众的评议最多,这些评议大致可以归为下列数项:一、可疑的伪造品太多;二、应有而缺的展品颇多,例如小学校用桌椅、小学部书画成绩、儿童教育玩具,小学教授管理的研究报告、小学主要理化器具和挂图、中学及师范生的采集记录和实习报告等;三、应无而莫名奇妙地塞入教育中的展品。例如小学生写的匾额、小学生画日本风俗、日本女校的堆绢屏风、美国胜家公司的缝衣机。四、展品粗劣者多。五、教材严重不足,大学展品太少。六、缺乏学生体育介绍。七、展品所标记的学名常常有误。八、缺乏乡土教材。九、西北地区教育资料太少。 

美术精品与外国实业产品掠影

    美术占馆有一栋小洋楼。馆内分为工艺门、铸塑门、手工门、雕刻门四类。由于中国美术品是世界文明宝库中一支奇葩,美术馆成为观众观赏的重点所在,其中不少稀世珍品,是中华民族文明积累的成果。

    在众多的精品中,古物颇受注目,如乾隆景泰蓝大宫动一对(3500两),乾隆象牙凉席(1200两)、周窑馨、汉殿铜瓦、诸葛武侯铜鼓(2万两)、黄炳臣家藏历代铜钱34匣共1000多种,以及明清各窑瓷器等。

    检视南洋劝业会从筹划到举办的整个过程和影响,我们发现在振兴中国实业方面,它确实做到了开拓的工作。通过各地竞选展品和展出,使全国实业界受到鼓励。不过若从大范围与深度方面来看,它的成就则非常有限。

    在开通民智方面它实际也有收获。通过事前宣传,竞选展品,参观会场,评比研究,确实达到前所未有的普及效果,以及引发新思想。但是从全国来讲,还是远远不够,观众不多就是证明。

    此外,场中安排有暨南馆(介绍华侨实业产品)和两个参考馆(介绍德、美、英、日四国公司在中国倾销的产品),给中国观众留下强烈反差,体验到中外实业水准的严重差距。当时一位校长就感慨地写道:

游此馆(暨南馆)而令人眉飞色舞,继游外参考馆,而使我瞿然惊悚然惧焉。考其陈列品,无一不佳,无一不合于实用,无一不为吾国目前急需待用之物。于此见外国人之平日留心调查中国嗜好者久矣,无怪入口货之逐日增加而靡所底止也。 

展示效果虽不佳研究与影响颇可观

   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人在劝业会举办期间所做的一些研究工作。宣统二年五月二十一日,张謇等人发起组织“南洋劝业会研究会”,目的在:集合同志,就南洋劝业会出品,研究其工质之优劣与改良之方法,导其进步,冀合劝业之真旨,收赛会之实效。”以蒋炳章为主席,李瑞清为会长,张謇为总干事,书记有孟森,干事有黄炎培等人。该研究会在半年间进行了一系列活动:一,邀请许多专门研究员来研究展品,并写出研究报告103份。(后来出版《南版劝业会研究报告书》)二、举办七次学术会议,内容涉及农业、林业、教育(包括女子放足问题)等方面,报告人有马相伯、袁梓青、柳诒征、沈恩孚、李白曾等。三、联络、座谈、收受意见书等。四、筹办成立全国农务联合会。

    研究会的各种研究报告,一致肯定劝业会的成功,但同时也指出展览中的许多缺点。柳诒征在报告中更明确指出:“劝业会者,社会心理之实验室也,观出口之类别,即可以知今日社会之人之思想若何。”确实点出了举办劝业会的意义与价值。虽然劝业会有诸多弊病与缺失,例如展出物品少、筹备时间太长,展出物品不精,而耗费庞大,同时展出品中有许多虚伪造假之事。但无可讳言,这样的第一次,也是古老中国迈向现代化的一个进步。

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,不代表我们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/zgls/qingchaolishi/20220826/180.html

声明: 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。 历史网仅供爱好者学习交流,所有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,责任自负!

本文链接: 中国首次办国际博览会什么样的?

欢迎关注:【历史网】http://www.iobobo.com/




声明: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QQ联系:569079209

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微信号暂不提供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